社科網首頁|客戶端|官方微博|報刊投稿|郵箱 中國社會科學網
  國史網首頁 - 加入收藏 - 網站地圖
 
重要新聞 | 影像記錄 |  教育指南
中國概況 | 人物長廊 | 大事年表
國史珍聞 | 圖說國史 | 60年圖片
專題研究 | 理論指導 | 政治史 | 經濟史 | 征文啟事 | 學 者
學術爭鳴 | 學科建設 | 文化史 | 國防史 | 地方史志 | 學 會
論點薈萃 | 人物研究 | 社會史 | 外交史 | 海外觀察 | 境 外
特別推薦 | 文 獻 | 統計資料
口述史料 | 圖 書 | 政府白皮書
檔案指南 | 期 刊 |  領導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中國概況 >> 中國外交 >> 中國和平發展道路
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
發布時間: 2009-09-03    作者:    來源:中國政府網 2005-12-22
  字體:(     ) 關閉窗口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二○○五年十二月·北京

目  錄

  一、 和平發展是中國現代化建設的必由之路

  二、 以自身的發展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三、 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創新實現發展

  四、 實現與各國的互利共贏和共同發展

  五、 建設持久和平與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結束語

一、和平發展是中國現代化建設的必由之路

  實現和平發展,是中國人民的真誠愿望和不懈追求。自上個世紀70年代末實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成功地走上了一條與本國國情和時代特征相適應的和平發展道路。通過這條道路,中國人民正努力把自己的國家建設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現代化國家,并以自身的發展不斷對人類進步事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回顧歷史,立足現實,展望未來,中國將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道路,努力實現和平的發展、開放的發展、合作的發展、和諧的發展。

  ——爭取和平的國際環境發展自己,又以自身的發展促進世界和平;

  ——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創新實現發展,同時堅持實行對外開放;

  ——順應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努力實現與各國的互利共贏和共同發展;

  ——堅持和平、發展、合作,與各國共同致力于建設持久和平與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和平、開放、合作、和諧、共贏是我們的主張、我們的理念、我們的原則、我們的追求。走和平發展道路,就是要把中國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統一起來,把中國的發展與世界的發展聯系起來,把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與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結合起來。中國對內堅持和諧發展,對外堅持和平發展,這兩個方面是密切聯系、有機統一的整體,都有利于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是人類追求文明進步的一條全新道路,是中國現代化建設的必由之路,是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的鄭重選擇和莊嚴承諾。

  ——中國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道路,是基于中國國情的必然選擇。1840年鴉片戰爭以后的100多年里,中國受盡了列強的欺辱。消除戰爭,實現和平,建設獨立富強、民生幸福的國家,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孜孜以求的奮斗目標。今天的中國雖然取得了巨大的發展成就,但人口多,底子薄,發展不平衡,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不斷改善人民生活始終是中國的中心任務。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是中國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中國人民最需要、最珍愛和平的國際環境,愿盡自己所能,為推動各國共同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中國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道路,是基于中國歷史文化傳統的必然選擇。中華民族歷來就是熱愛和平的民族。中華文化是一種和平的文化??释推?、追求和諧,始終是中國人民的精神特征。600年前,中國明代著名航海家鄭和率領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船隊“七下西洋”,遠涉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帶去的是茶葉、瓷器、絲綢、工藝,沒有侵占別國一寸土地,帶給世界的是和平與文明,充分反映了古代中國與有關國家和人民加強交流的誠意。立足當代,中國的發展不僅造福13億中國人民,也給世界各國帶來了巨大的市場和發展機遇。中國的發展有利于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長。

  ——中國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道路,是基于當今世界發展潮流的必然選擇。求和平、促發展、謀合作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特別是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趨勢的深入發展,給世界和平與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爭取較長時期的和平國際環境是可以實現的。同時,中國也清楚地看到,世界上仍存在諸多不穩定不確定的因素,人類還面臨許多嚴峻挑戰,但機遇大于挑戰,只要世界各國共同努力,就能夠逐步實現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的目標。長期以來,中國堅持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宗旨就是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早在1974年中國重返聯合國的時候,鄧小平就向全世界宣布,中國永遠不稱霸。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根據國際形勢的變化趨勢,堅持和平與發展是時代主題這一重大戰略判斷,多次公開闡明:中國過去不稱霸,現在不稱霸,將來強大了也不稱霸。中國的發展不會對任何人構成威脅,只會給世界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和更加廣闊的市場。事實表明,中國經濟的發展,正在成為亞太地區和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量。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已成為中國的國家意志。

  當前,中國人民正在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而奮斗。前不久,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2006年至2010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其中經濟發展的主要目標是: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礎上,實現2010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201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20%左右。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中國將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推動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全面發展。在主要依靠自身力量發展的同時,中國堅持對外開放,廣泛開展國際經濟技術合作,與世界各國共同分享人類文明成果;尊重和照顧他國的利益,與各國共同解決合作中出現的分歧和問題,努力實現互利共贏和共同發展;信守國際義務和承諾,積極參與國際體系和國際事務,努力發揮建設性促進作用;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與各國平等相待,積極發展與各國的友好關系。

二、以自身的發展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相關鏈接 - 當代中國研究所 - 中國社會科學院網 - 兩彈一星歷史研究 - 人民網 - 新華網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政府網 - 全國政協網 - 中國網  - 中國軍網 - 中央文獻研究室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當代中國研究所 版權所有 備案序號:京ICP備06035331號
    地址:北京西城區地安門西大街旌勇里8號
    郵編:100009 電話:66572307 Email: gsw@iccs.cn
    国产精品亚韩精品无码a在线,越南小妓女BBwwBBww,欧美大狠狠大臿蕉香蕉大视频,妓女综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