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網首頁|客戶端|官方微博|報刊投稿|郵箱 中國社會科學網
  國史網首頁 - 加入收藏 - 網站地圖
 
重要新聞 | 影像記錄 |  教育指南
中國概況 | 人物長廊 | 大事年表
國史珍聞 | 圖說國史 | 60年圖片
專題研究 | 理論指導 | 政治史 | 經濟史 | 征文啟事 | 學 者
學術爭鳴 | 學科建設 | 文化史 | 國防史 | 地方史志 | 學 會
論點薈萃 | 人物研究 | 社會史 | 外交史 | 海外觀察 | 境 外
特別推薦 | 文 獻 | 統計資料
口述史料 | 圖 書 | 政府白皮書
檔案指南 | 期 刊 |  領導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中國概況 >> 中國法律 >> 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
發布時間: 2009-09-24    作者:    來源:新華網 2009-09-24
  字體:(     ) 關閉窗口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 

  《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包括附件一:《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的產生辦法》,附件二:《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的產生辦法》,附件三:《在澳門特別行政區實施的全國性法律》,以及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區徽圖案,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于1993年3月31日通過,現予公布,自1999年12月20日起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江澤民 

 ?。保梗梗衬辏吃拢常比?span> 

    

  目 錄 

  序言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中央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的關系 

  第三章 居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 

  第四章 政治體制 

  第一節 行政長官 

  第二節 行政機關 

  第三節 立法機關 

  第四節 司法機關 

  第五節 市政機構 

  第六節 公務人員 

  第七節 宣誓效忠 

  第五章 經濟 

  第六章 文化和社會事務 

  第七章 對外事務 

  第八章 本法的解釋和修改 

  第九章 附則 

  附件一 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的產生辦法 

  附件二 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的產生辦法 

  附件三 在澳門特別行政區實施的全國性法律 

  序言 

  澳門,包括澳門半島、凼仔島和路環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十六世紀中葉以后被葡萄牙逐步占領。一九八七年四月十三日,中葡兩國政府簽署了關于澳門問題的聯合聲明,確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于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日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從而實現了長期以來中國人民收回澳門的共同愿望。 

  為了維護國家的統一和領土完整,有利于澳門的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考慮到澳門的歷史和現實情況,國家決定,在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三十一條的規定,設立澳門特別行政區,并按照 

  撘桓齬遙街種貧葦的方針,不在澳門實行社會主義的制度和政策。國家對澳門的基本方針政策,已由中國政府在中葡聯合聲明中予以闡明。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特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規定澳門特別行政區實行的制度,以保障國家對澳門的基本方針政策的實施。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澳門特別行政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授權澳門特別行政區依照本法的規定實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 

  第三條 

  澳門特別行政區的行政機關和立法機關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依照本法有關規定組成。 

  第四條 

  澳門特別行政區依法保障澳門特別行政區居民和其他人的權利和自由。 

  第五條 

  澳門特別行政區不實行社會主義的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 

  第六條 澳門特別行政區以法律保護私有財產權。 

  第七條 

  澳門特別行政區境內的土地和自然資源,除在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前已依法確認的私有土地外,屬于國家所有,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負責管理、使用、開發、出租或批給個人、法人使用或開發,其收入全部歸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支配。 

  第八條 

  澳門原有的法律、法令、行政法規和其他規范性文件,除同本法相抵觸或經澳門特別行政區的立法機關或其他有關機關依照法定程序作出修改者外,予以保留。 

  第九條 

  澳門特別行政區的行政機關、立法機關和司法機關,除使用中文外,還可使用葡文,葡文也是正式語文。 

  第十條 

  澳門特別行政區除懸掛和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和國徽外,還可懸掛和使用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和區徽。 

  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區旗是繪有五星、蓮花、大橋、海水圖案的綠色旗幟。 

  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區徽,中間是五星、蓮花、大橋、海水,周圍寫有撝謝嗣窆埠凸拿盤乇鸚姓推銜膿澳門敗?/P>

  第十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三十一條,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制度和政策,包括社會、經濟制度,有關保障居民的基本權利和自由的制度,行政管理、立法和司法方面制度,以及有關政策,均以本法的規定為依據。 

  澳門特別行政區的任何法律、法令、行政法規和其他規范性文件均不得同本法相抵觸。 

  第二章 中央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的關系 

  第十二條 

  澳門特別行政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享有高度自治權的地方行政區域,管轄于中央人民政府。 

  第十三條 

  中央人民政府負責管理與澳門特別行政區有關的外交事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在澳門設立機構處理外交事務。 

  中央人民政府授權澳門特別行政區依照本法自行處理有關的對外事務。 

  第十四條 中央人民政府負責管理澳門特別行政區的防務。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負責維持澳門特別行政區的社會治安。 

  第十五條 

  中央人民政府依照本法有關規定任免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政府主要官員和檢察長。 

  第十六條 

  澳門特別行政區享有行政管理權,依照本法有關規定自行處理澳門特別行政區的行政事務。 

  第十七條 澳門特別行政區享有立法權。 

  澳門特別行政區的立法機關制定的法律須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備案不影響該法律的生效。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在征詢其所屬的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委員會的意見后,如認為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機關制定的任何法律不符合本法關于中央管理的事務及中央和特別行政區關系的條款,可將有關法律發回,但不作修改。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發回的法律立即失效。該法律的失效,除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另有規定外,無溯及力。 

  第十八條 

  在澳門特別行政區實行的法律為本法以及本法第八條規定的澳門原有法律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機關制定的法律。 

  全國性法律除列于本法附件三者外,不在澳門特別行政區實施。凡列于本法附件三的法律,由澳門特別行政區在當地公布或立法實施。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在征詢其所屬的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委員會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的意見后,可對列于本法附件三的法律作出增減。列入附件三的法律應限于有關國防、外交和其他依照本法規定不屬于澳門特別行政區自治范圍的法律。 

  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宣布戰爭狀態或因澳門特別行政區內發生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不能控制的危及國家統一或安全的動亂而決定澳門特別行政區進入緊急狀態時,中央人民政府可發布命令將有關全國性法律在澳門特別行政區實施。 

  第十九條 澳門特別行政區享有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 

  澳門特別行政區法院除繼續保持澳門原有法律制度和原則對法院審判權所作的限制外,對澳門特別行政區所有的案件均有審判權。 

  澳門特別行政區法院對國防、外交等國家行為無管轄權。澳門特別行政區法院在審理案件中遇有涉及國防、外交等國家行為的事實問題,應取得行政長官就該等問題發出的證明文件,上述文件對法院有約束力。行政長官在發出證明文件前,須取得中央人民政府的證明書。 

  第二十條 

  澳門特別行政區可享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或中央人民政府授予的其他權力。 

  第二十一條 

  澳門特別行政區居民中的中國公民依法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 

  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確定的代表名額和代表產生辦法,由澳門特別行政區居民中的中國公民在澳門選出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參加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工作。 

  第二十二條 

  中央人民政府所屬各部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均不得干預澳門特別行政區依照本法自行管理的事務。 

  中央各部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如需在澳門特別行政區設立機構,須征得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同意并經中央人民政府批準。 

  中央各部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在澳門特別行政區設立的一切機構及其人員均須遵守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法律。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進入澳門特別行政區須辦理批準手續,其中進入澳門特別行政區定居的人數由中央人民政府主管部門征求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的意見后確定。澳門特別行政區可在北京設立辦事機構。 

  第二十三條 

  澳門特別行政區應自行立法禁止任何叛國、分裂國家、煽動叛亂、顛覆中央人民政府及竊取國家機密的行為,禁止外國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在澳門特別行政區進行政治活動,禁止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與外國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建立聯系。 

  第三章 居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 

  第二十四條 

  澳門特別行政區居民,簡稱澳門居民,包括永久性居民和非永久性居民。 

  澳門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為: 

 ?。ㄒ唬┰诎拈T特別行政區成立以前或以后在澳門出生的中國公民及其在澳門以外所生的中國籍子女; 

 ?。ǘ┰诎拈T特別行政區成立以前或以后在澳門通常居住連續七年以上的中國公民及在其成為永久性居民后在澳門以外所生的中國籍子女; 

 ?。ㄈ┰诎拈T特別行政區成立以前或以后在澳門出生并以澳門為永久居住地的葡萄牙人; 

 ?。ㄋ模┰诎拈T特別行政區成立以前或以后在澳門通常居住連續七年以上并以澳門為永久居住地的葡萄牙人; 

 ?。ㄎ澹┰诎拈T特別行政區成立以前或以后在澳門通常居住連續七年以上并以澳門為永久居住地其他人; 

 ?。┑冢ㄎ澹╉椝杏谰眯跃用裨诎拈T特別行政區成立以前或以后在澳門出生的未滿十八周歲的子女。 

  以上居民在澳門特別行政區享有居留權并有資格領取澳門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身份證。 

  澳門特別行政區非永久性居民為:有資格依照澳門特別行政區法律領取澳門居民身份證,但沒有居留權的人。 

  第二十五條 

  澳門居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因國籍、血統、種族、性別、語言、宗教、政治或思想信仰、文化程度、經濟狀況或社會條件而受到歧視。 

  第二十六條 

  澳門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依法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第二十七條 

  澳門居民享有言論、新聞、出版的自由,結社,集會、游行、示威的自由,組織和參加工會、罷工的權利和自由。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包括附件一:《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的產生辦法》,附件二:《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的產生辦法》,附件三:《在澳門特別行政區實施的全國性法律》,以及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區徽圖案,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于1993年3月31日通過,現予公布,自1999年12月20日起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江澤民1993年3月31日 目 錄序言第一章 總則第二章 中央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的關系第三章 居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第四章 政治體制第一節 行政長官第二節 行政機關第三節 立法機關第四節 司法機關第五節 市政機構第六節 公務人員第七節 宣誓效忠第五章 經濟第六章 文化和社會事務第七章 對外事務第八章 本法的解釋和修改第九章 附則附件一 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的產生辦法附件二 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的產生辦法附件三 在澳門特別行政區實施的全國性法律序言澳門,包括澳門半島、凼仔島和路環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十六世紀中葉以后被葡萄牙逐步占領。一九八七年四月十三日,中葡兩國政府簽署了關于澳門問題的聯合聲明,確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于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日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從而實現了長期以來中國人民收回澳門的共同愿望。為了維護國家的統一和領土完整,有利于澳門的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考慮到澳門的歷史和現實情況,國家決定,在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三十一條的規定,設立澳門特別行政區,并按照撘桓齬遙街種貧葦的方針,不在澳門實行社會主義的制度和政策。國家對澳門的基本方針政策,已由中國政府在中葡聯合聲明中予以闡明。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特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規定澳門特別行政區實行的制度,以保障國家對澳門的基本方針政策的實施。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澳門特別行政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授權澳門特別行政區依照本法的規定實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第三條澳門特別行政區的行政機關和立法機關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依照本法有關規定組成。第四條澳門特別行政區依法保障澳門特別行政區居民和其他人的權利和自由。第五條澳門特別行政區不實行社會主義的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第六條 澳門特別行政區以法律保護私有財產權。第七條澳門特別行政區境內的土地和自然資源,除在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前已依法確認的私有土地外,屬于國家所有,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負責管理、使用、開發、出租或批給個人、法人使用或開發,其收入全部歸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支配。第八條澳門原有的法律、法令、行政法規和其他規范性文件,除同本法相抵觸或經澳門特別行政區的立法機關或其他有關機關依照法定程序作出修改者外,予以保留。第九條澳門特別行政區的行政機關、立法機關和司法機關,除使用中文外,還可使用葡文,葡文也是正式語文。第十條澳門特別行政區除懸掛和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和國徽外,還可懸掛和使用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和區徽。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區旗是繪有五星、蓮花、大橋、海水圖案的綠色旗幟。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區徽,中間是五星、蓮花、大橋、海水,周圍寫有撝謝嗣窆埠凸拿盤乇鸚姓推銜膿澳門敗第十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三十一條,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制度和政策,包括社會、經濟制度,有關保障居民的基本權利和自由的制度,行政管理、立法和司法方面制度,以及有關政策,均以本法的規定為依據。澳門特別行政區的任何法律、法令、行政法規和其他規范性文件均不得同本法相抵觸。第二章 中央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的關系第十二條澳門特別行政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享有高度自治權的地方行政區域,管轄于中央人民政府。第十三條中央人民政府負責管理與澳門特別行政區有關的外交事務。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在澳門設立機構處理外交事務。中央人民政府授權澳門特別行政區依照本法自行處理有關的對外事務。第十四條 中央人民政府負責管理澳門特別行政區的防務。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負責維持澳門特別行政區的社會治安。第十五條中央人民政府依照本法有關規定任免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政府主要官員和檢察長。第十六條澳門特別行政區享有行政管理權,依照本法有關規定自行處理澳門特別行政區的行政事務。第十七條 澳門特別行政區享有立法權。澳門特別行政區的立法機關制定的法律須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備案不影響該法律的生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在征詢其所屬的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委員會的意見后,如認為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機關制定的任何法律不符合本法關于中央管理的事務及中央和特別行政區關系的條款,可將有關法律發回,但不作修改。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發回的法律立即失效。該法律的失效,除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另有規定外,無溯及力。第十八條在澳門特別行政區實行的法律為本法以及本法第八條規定的澳門原有法律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機關制定的法律。全國性法律除列于本法附件三者外,不在澳門特別行政區實施。凡列于本法附件三的法律,由澳門特別行政區在當地公布或立法實施。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在征詢其所屬的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委員會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的意見后,可對列于本法附件三的法律作出增減。列入附件三的法律應限于有關國防、外交和其他依照本法規定不屬于澳門特別行政區自治范圍的法律。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宣布戰爭狀態或因澳門特別行政區內發生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不能控制的危及國家統一或安全的動亂而決定澳門特別行政區進入緊急狀態時,中央人民政府可發布命令將有關全國性法律在澳門特別行政區實施。第十九條 澳門特別行政區享有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澳門特別行政區法院除繼續保持澳門原有法律制度和原則對法院審判權所作的限制外,對澳門特別行政區所有的案件均有審判權。澳門特別行政區法院對國防、外交等國家行為無管轄權。澳門特別行政區法院在審理案件中遇有涉及國防、外交等國家行為的事實問題,應取得行政長官就該等問題發出的證明文件,上述文件對法院有約束力。行政長官在發出證明文件前,須取得中央人民政府的證明書。第二十條澳門特別行政區可享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或中央人民政府授予的其他權力。第二十一條澳門特別行政區居民中的中國公民依法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確定的代表名額和代表產生辦法,由澳門特別行政區居民中的中國公民在澳門選出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參加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工作。第二十二條中央人民政府所屬各部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均不得干預澳門特別行政區依照本法自行管理的事務。中央各部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如需在澳門特別行政區設立機構,須征得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同意并經中央人民政府批準。中央各部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在澳門特別行政區設立的一切機構及其人員均須遵守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法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進入澳門特別行政區須辦理批準手續,其中進入澳門特別行政區定居的人數由中央人民政府主管部門征求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的意見后確定。澳門特別行政區可在北京設立辦事機構。第二十三條澳門特別行政區應自行立法禁止任何叛國、分裂國家、煽動叛亂、顛覆中央人民政府及竊取國家機密的行為,禁止外國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在澳門特別行政區進行政治活動,禁止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與外國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建立聯系。第三章 居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第二十四條澳門特別行政區居民,簡稱澳門居民,包括永久性居民和非永久性居民。澳門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為:(一)在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以前或以后在澳門出生的中國公民及其在澳門以外所生的中國籍子女;(二)在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以前或以后在澳門通常居住連續七年以上的中國公民及在其成為永久性居民后在澳門以外所生的中國籍子女;(三)在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以前或以后在澳門出生并以澳門為永久居住地的葡萄牙人;(四)在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以前或以后在澳門通常居住連續七年以上并以澳門為永久居住地的葡萄牙人;(五)在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以前或以后在澳門通常居住連續七年以上并以澳門為永久居住地其他人;(六)第(五)項所列永久性居民在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以前或以后在澳門出生的未滿十八周歲的子女。以上居民在澳門特別行政區享有居留權并有資格領取澳門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身份證。澳門特別行政區非永久性居民為:有資格依照澳門特別行政區法律領取澳門居民身份證,但沒有居留權的人。第二十五條澳門居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因國籍、血統、種族、性別、語言、宗教、政治或思想信仰、文化程度、經濟狀況或社會條件而受到歧視。第二十六條澳門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依法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第二十七條澳門居民享有言論、新聞、出版的自由,結社,集會、游行、示威的自由,組織和參加工會、罷工的權利和自由。

  第二十八條 澳門居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澳門居民不受任意或非法的逮捕、拘留、監禁。對任意或非法的拘留、監禁,居民有權向法院申請頒發人身保護令。 

  禁止非法搜查居民的身體、剝奪或者限制居民的人身自由。 

  禁止對居民施行酷刑或予以非人道的對待。 

  第二十九條 

  澳門居民除其行為依照當時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和應受懲處外,不受刑罰處罰。 

  澳門居民在被指控犯罪時,享有盡早接受法院審判的權利,在法院判罪之前均假定無罪。 

  第三十條 

  澳門居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居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 

  澳門居民享有個人的名譽權、私人生活和家庭生活的隱私權。 

  第三十一條 

  澳門居民的住宅和其他房屋不受侵犯。禁止任意或非法搜查、侵入居民的住宅和其他房屋。 

  第三十二條 

  澳門居民的通訊自由和通訊秘密受法律保護。除因公共安全和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有關機關依照法律規定對通訊進行檢查外,任何部門或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居民的通訊自由和通訊秘密。 

  第三十三條 

  澳門居民有在澳門特別行政區境內遷徙的自由,有移居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自由。澳門居民有旅行和出入境的自由,有依照法律取得各種旅行證件的權利。有效旅行證件持有人,除非受到法律制止,可自由離開澳門特別行政區,無需特別批準。 

  第三十四條 澳門居民有信仰的自由。 

  澳門居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有公開傳教和舉行、參加宗教活動的自由。 

  第三十五條 澳門居民有選擇職業和工作的自由。 

  第三十六條 

  澳門居民有權訴諸法律,向法院提起訴訟,得到律師的幫助以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以及獲得司法補救。 

  澳門居民有權對行政部門和行政人員的行為向法院提起訴訟。 

  第三十七條 

  澳門居民有從事教育、學術研究、文學藝術創作和其他文化活動的自由。 

  第三十八條 

  澳門居民的婚姻自由、成立家庭和自愿生育的權利受法律保護。 

  婦女的合法權益受澳門特別行政區的保護。 

  未成年人、老年人和殘疾人受澳門特別行政區的關懷和保護。 

  第三十九條 

  澳門居民有依法享受社會福利的權利。勞工的福利待遇和退休保障受法律保護。 

  第四十條 

  《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經濟、社會與文化權利的國際公約和國際勞工公約適用于澳門的有關規定繼續有效,通過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法律予以實施。 

  澳門居民享有的權利和自由,除依法規定外不得限制,此種限制不得與本條第一款規定抵觸。 

  第四十一條 

  澳門居民享有澳門特別行政區法律保障的其他權利和自由。 

  第四十二條 

  在澳門的葡萄牙后裔居民的利益依法受澳門特別行政區的保護,他們的習俗和文化傳統受尊重。 

  第四十三條 

  在澳門特別行政區境內的澳門居民以外的其他人,依法享有本章規定的澳門居民的權利和自由。 

  第四十四條 

  澳門居民和在澳門的其他人有遵守澳門特別行政區實行的法律的義務。 

  第四章 政治體制 

  第一節 行政長官 

  第四十五條 

  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是澳門特別行政區的首長,代表澳門特別行政區。 

  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依照本法規定對中央人民政府和澳門特別行政區負責。 

  第四十六條 

  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由年滿四十周歲,在澳門通常居住連續滿二十年的澳門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國公民擔任。 

  第四十七條 

  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在當地通過選舉或協商產生,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 

  行政長官的產生辦法由附件一《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的產生辦法》規定。 

  第四十八條 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任期五年,可連任一次。 

  第四十九條 

  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在任職期內不得具有外國居留權,不得從事私人贏利活動。行政長官就任時應向澳門特別行政區終審法院院長申報財產,記錄在案。 

  第五十條 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行使下列職權: 

  (一)領導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 

  (二)負責執行本法和依照本法適用于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其他法律; 

  (三)簽署立法會通過的法案,公布法律; 

  簽署立法會通過的財政預算案,將財政預算、決算報中央人民政府備案; 

  (四)決定政府政策,發布行政命令; 

  (五)制定行政法規并頒布執行; 

  (六)提名并報請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下列主要官員:各司司長、廉政專員、審計長、警察部門要負責人和海關主要負責人;建議中央人民政府免除上述官員職務; 

  (七)委任部分立法會議員; 

  (八)任免行政會委員; 

  (九)依照法定程序任免各級法院院長和法官,任免檢察官; 

  (十)依照法定程序提名并報請中央人民政府任命檢察長,建議中央人民政府免除檢察長的職務; 

  (十一)依照法定程序任免公職人員; 

  (十二)執行中央人民政府就本法規定的有關事務發出的指令; 

  (十三)代表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處理中央授權的對外事務和其他事務; 

  (十四)批準向立法會提出有關財政收入或支出的動議; 

  (十五)根據國家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安全或重大公共利益的需要,決定政府官員或其他負責政府公務的人員是否向立法會或其所屬的委員會作證和提供證據; 

  (十六)依法頒授澳門特別行政區獎章和榮譽稱號; 

  (十七)依法赦免或減輕刑事罪犯的刑罰; 

  (十八)處理請愿、申訴事項。

    相關鏈接 - 當代中國研究所 - 中國社會科學院網 - 兩彈一星歷史研究 - 人民網 - 新華網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政府網 - 全國政協網 - 中國網  - 中國軍網 - 中央文獻研究室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當代中國研究所 版權所有 備案序號:京ICP備06035331號
    地址:北京西城區地安門西大街旌勇里8號
    郵編:100009 電話:66572307 Email: gsw@iccs.cn
    国产精品亚韩精品无码a在线,越南小妓女BBwwBBww,欧美大狠狠大臿蕉香蕉大视频,妓女综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