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網首頁|客戶端|官方微博|報刊投稿|郵箱 中國社會科學網
  國史網首頁 - 加入收藏 - 網站地圖
 
重要新聞 | 影像記錄 |  教育指南
中國概況 | 人物長廊 | 大事年表
國史珍聞 | 圖說國史 | 60年圖片
專題研究 | 理論指導 | 政治史 | 經濟史 | 征文啟事 | 學 者
學術爭鳴 | 學科建設 | 文化史 | 國防史 | 地方史志 | 學 會
論點薈萃 | 人物研究 | 社會史 | 外交史 | 海外觀察 | 境 外
特別推薦 | 文 獻 | 統計資料
口述史料 | 圖 書 | 政府白皮書
檔案指南 | 期 刊 |  領導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國史圖書
《中國發展道路》
發布時間: 2013-04-08    作者:武力    來源:國史網 2012-08-01
  字體:(     ) 關閉窗口

  作  者: 武力

  出 版 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2年8月1日

  【圖書簡介】

  《中國發展道路(上下冊)》,本書以目標追求和路徑選擇為線索,薄古厚今,論述了1840年至今,中國現代化道路的探求歷程,深刻揭示出中國社會最終走上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的必然性與正確性。

  武力主編的《中國發展道路(上下)》分為:選擇的歷史與歷史的選擇進退失據的舊邦新造(1840—1911);民主革命由舊到新的路徑轉換(1912—1949);跨越“貧困陷阱":社會主義工業化戰略的選擇(1949—1976);實行改革開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形成與發展(1976—2012)等內容。

  【目錄】

  總論 選擇的歷史與歷史的選擇

  第一編 進退失據的舊邦新造(1840—1911)

  第一章 發展與困惑:鴉片戰爭后的道路選擇(1840—1860)

  第二章 頓挫與中興:同光時期的道路選擇(1861—1894)

  第三章 變局與覺醒:甲午戰爭后的道路選擇(1895—1900)

  第四章 新政與革命:《辛丑和約》后的道路選擇(1901—1911)

  第二編 民主革命由舊到新的路徑轉換(1912—1949)

  第五章 主義與運動:民國初年的道路選擇(1912—1919)

  第六章 新民主主義革命初期的選擇(1919—1927)

  第七章 十年內戰時期亂局和各種選擇(1927—1937)

  第八章 抗日戰爭時期的選擇(1937—1945)

  第九章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和籌建新中國(1945—1949)

  第三編 跨越“貧困陷阱":社會主義工業化戰略的選擇(1949—1976)

  第十章 新中國初期的政治體制和新民主主義各項政策(1949一1952)

  第十一章 社會主義工業化道路的確立和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1953—1956)

  第十二章 走自己的路:曲折的探索(1956—1966)

  第十三章 “文革”十年的曲折探索和誤區(1966—1976)

  第四編 實行改革開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形成與發展(1976—2012)

  第十四章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和選擇改革開放(1976—1984)

  第十五章 “摸著石頭過河”與堅持“兩個基本點”(1984—1991)

  第十六章 選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1992—2002)

  第十七章 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選擇(2002—2012)

  附錄:“中國模式”研究之新動向與再認識

  后記

  本書書評:

  中國道路與模式

  以長視角與“整體史觀”考察中國道路的歷史選擇

  從“選擇的歷史”看“歷史的選擇”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來之不易

  

    1.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來之不易
    2. 從“選擇的歷史”看“歷史的選擇”
    3. 以長視角與“整體史觀”考察中國道路的歷史選擇
    4. 中國道路與模式
    相關鏈接 - 當代中國研究所 - 中國社會科學院網 - 兩彈一星歷史研究 - 人民網 - 新華網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政府網 - 全國政協網 - 中國網  - 中國軍網 - 中央文獻研究室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當代中國研究所 版權所有 備案序號:京ICP備06035331號
    地址:北京西城區地安門西大街旌勇里8號
    郵編:100009 電話:66572307 Email: gsw@iccs.cn
    国产精品亚韩精品无码a在线,越南小妓女BBwwBBww,欧美大狠狠大臿蕉香蕉大视频,妓女综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