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網首頁|客戶端|官方微博|報刊投稿|郵箱 中國社會科學網
  國史網首頁 - 加入收藏 - 網站地圖
 
重要新聞 | 影像記錄 |  國史教育
中國概況 | 人物長廊 | 大事年表
國史珍聞 | 圖說國史 | 國史辨析
專題研究 | 理論指導 | 政治史 | 經濟史 | 征文啟事 | 學 者
學術爭鳴 | 學科建設 | 文化史 | 國防史 | 地方史志 | 學 會
論點薈萃 | 人物研究 | 社會史 | 外交史 | 海外觀察 | 境 外
特別推薦 | 文 獻 | 統計資料
口述史料 | 圖 書 | 政府白皮書
檔案指南 | 期 刊 |  領導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資訊啟事
中國式現代化道路與新時代國史研究——第二十二屆國史學術年會召開
發布時間: 2022-09-29    作者:王春燕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2022-09-29
  字體:(     ) 關閉窗口

  為系統深入研究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形成發展邏輯、本質特征、重要地位、世界意義,探索新時代國史學科建設,9月28日,第二十二屆國史學術年會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會議主題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與新時代國史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甄占民出席會議并致辭。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當代中國研究所原所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會長朱佳木作題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本質是社會主義基礎上的現代化”的主旨發言。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甄占民致辭。本網記者朱高磊/攝

  甄占民指出,通過現代化之路實現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孜孜以求的夢想。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人民堅持自信自強、守正創新,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展現光明前景。黨的第三個歷史決議強調新時代十年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這也是推進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偉大成就的集中概括和生動寫照。國史研究工作者有責任、有義務在研究闡釋中國式現代化之路上推出更多高質量成果。

  甄占民強調,新中國史研究和國史學科體系建設面臨良好機遇和有利條件,要深入學習貫徹好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史研究的一系列重要論述,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自覺,用好當代中國的偉大實踐,不斷提高研究水平和創新能力,在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上展示更大作為,更好發揮資政育人、服務大局的作用。

  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當代中國研究所原所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會長朱佳木作主旨發言。本網記者朱高磊/攝

  朱佳木指出,中國式現代化不是別的現代化,而是社會主義基礎上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具有基于中國國情、有別于資本主義現代化道路的中國特色和優越性。這些特色包括: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走和平發展道路。我國經過70多年接續不斷的努力,現在已經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奮斗目標。

  新疆大學黨委書記許咸宜發言。本網記者朱高磊/攝

  新疆大學黨委書記許咸宜在發言中說,新中國以其舉世矚目的成就證明了社會主義制度的生命力和優越性。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對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具有深遠的意義。如何走好這條新道路,需要國史研究者認真研究,尤其要總結新時代以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功經驗和豐富內涵。

  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副所長李正華發言。本網記者朱高磊/攝

  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副所長李正華在發言中表示,中國式現代化既切合中國實際,體現了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展現了人類社會現代化的光明前景。加強新中國史研究,必須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通過扎實嚴謹的學術研究,全面、系統、深入總結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發展邏輯、本質特征、重要地位、世界意義、成就及經驗等,用事實和學理闡述黨領導人民成功走出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為中國發展繁榮進步創造了重要前提,同時也為世界現代化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會議現場。本網記者朱高磊/攝

  經過公開征文、專家評審,本屆年會共入選論文85篇。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新疆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清華大學、南京大學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專家學者參加會議,并分享論文觀點,展示最新研究成果。

  會議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新疆大學、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主辦。

    相關鏈接 - 當代中國研究所 - 中國社會科學院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網 - 新華網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政府網 - 全國政協網 - 中國網  - 中國軍網 - 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當代中國研究所 版權所有   備案序號:京ICP備20023317號-2
    地址:北京西城區地安門西大街旌勇里8號
    郵編:100009
    国产精品亚韩精品无码a在线,越南小妓女BBwwBBww,欧美大狠狠大臿蕉香蕉大视频,妓女综合网